注意力不集中的狗狗
看著這隻拍不清楚的長毛黑狗狗 呆呆愣愣地總是追不到主人丟出的球 但總是努力的瞎跑著 氣喘吁吁地樂在其中 沒方向的自High。身為小學老師的旅人A說 這狗狗是不是有注意力不集中症(ADHD)啊!身為企業主管的旅人B則說,牠的毛太長都遮住眼睛啦!我無法知道狗狗一直追不到球的正確原因,因為沒機會訪問到主人,不過這番對話讓我想到一些事情。
從事諮商工作的前幾年,我們常常努力練習個案概念化,但這幾年我卻常常提醒自己,別太快認定個案的問題與症狀,有時候,他只是需要好的解決方法,而非解決心理「問題」。
在亞隆的「一日浮生」書中的第四個故事,講到一位來尋求心理治療的病人,因為家中囤積太多雜物而影響人際與生活品質,結果在亞隆介紹了一位整理達人給他後生活自此改觀,幾年後再見到他時已娶妻生子幸福美滿。對當時的他來說,一位整理達人可以提供的幫助,要比跟他做艱鉅的諮商來得更實際。
而另一位諮商前輩也曾遇過一個案例,一位中年婦人受困於鄰居噪音而夜夜難眠,試過各種方法都沒用,由於鄰居與她家是雙拼共用牆壁,夜半的洗澡聲很難不吵到她,又無法叫鄰居晚上不洗澡,更無助的是先生小孩都睡得香只有她聽得清楚睡不著,先生甚至嫌她小題大作。
結果,在一節諮商後,諮商師順帶給了她裝潢諮商所隔音設計的公司電話,或許她的問題根本不是克服什麼心理問題和神經敏感,而是加裝隔音牆或是換個房間睡覺,案主歡歡喜喜地走了,說原本以為只有搬家或是她看醫生解決敏感一途,怎麼她沒想到還有更簡單的方法?她沒再回來諮商。
專業知識固然需要,個案概念化也對我們搜尋其他研究文獻及前輩經驗傳承很有幫助,但是身為諮商師,太快的下判斷病理化個案,是不是反而忽略了他可能只是生活上遇到了困擾,而非生病,就像,那隻被診斷為注意力不集中症的狗狗,或許,主人只需幫他剪剪毛就好啦!被診斷為神經敏感的婦人,或許只需加裝隔音牆就好啦!
更多ADHD相關知識請參考http://www.adhd.hk/web/subpage.php?mid=13